世上没有完美的公司,也没有完美的工作。
至于完美的老板,完美的员工?——等等,你做梦呢?
既然都不完美,离开也就无可厚非。
加上媒体发达,使得人人都能常吃瓜。于是,大厂离职故事,并不少见。
比如,前员工在离职之后,把自己的想法(牢骚)整理出来,洋洋洒洒上万字,发到网上。
为啥呢?走了就走了呗,何必要在已经不相干的事情上,花费心思?
因为,大家都是职场“人”。是人,就有人的情绪,人的怨念、委屈、不甘心。
说好听点,叫做“意难平”;说得难听点?(自由发挥吧……)
昨天是人在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。为了保住这个饭碗,所有的怨念、委屈、不甘心,只能小心翼翼地表达;如果表达无效,那也只好算了。于是继续小心翼翼,于是继续带着怨念委屈不甘心,在这个职场里,混下去。
今天呢?一点顾虑也都无啦。这个叫人受尽委屈的屋檐,不存在了。甭管下一个屋檐怎样,更好还是更糟,甚至有没有下一个屋檐,咱也不知道。但是,走出这个屋檐,谁还受那鸟气?关系上,是没关系了。心里那股气,可还在呢。
可不就得,抓住这个有鸟气没顾虑的时间点,发作出来?
通常,意难平的“意”越多,写出来的字,也越多。动不动就上万字的长文,——键盘敲一万字,手速脑速都快到毫无障碍的话,怎么也要好几个小时。
基本可以肯定的是,这一类的长文,大概不会靠AI。或许会辅助整理,但大部分内容,还是来自人类那颗小脑袋瓜。本来就是为了发作,Ai那玩意儿,懂啥真情实感的发牢骚?
这样一来,思路断断续续,情绪起起伏伏。芥菜树下看,要是中间再来个痛定思痛,没有几天的工夫下不来。
——唉哟我滴个乖乖,这娃心里得有多委屈啊。这是遭了多大的罪啊?
不但要写出来,还要发出来,让大家都看到。
这里的大家,既有跟故事主人公毫不相干的纯吃瓜群众,也有了解一二的侧线人物。假如稍微懂得一些技巧,或许可以迅速获得曝光流量。这样一来,前东家就不得不看到,甚至,不得不回应了。s
所以,这一类操作,其实就是为了得到前东家大佬的关注和回应?
那么,会得到怎样的回应呢?
感兴趣的话,可以自行找瓜。印象中,能够被广大瓜众看到的回复,都是祝福。
对于写文发文的离职者来说,得到了什么?
终于按照自己的想法,释放了一回自己的才华。
在离开之前,给出一击。怼完了,心里有点爽。
下一步呢?
消失于人海,在下一个屋檐下,默默牛马。积累下一篇的洋洋洒洒万字文。
或者,抓住这一波流量,给自己造一个屋檐。
下一篇:没有了